第二节 风水与北京城的选址、规划、布局
以北京为都城始于西周燕国,距今已有3035年,以后前燕、金、元、明、清各朝都定都北京。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代表着世界东方的文化风貌。古都北京是风水在城建史上的杰出典范。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悠久的历史源自距今70多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琉璃河商周遗址把这座城市的建城史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历史上的北京城,从西周的蓟丘,到西周末燕灭蓟成为燕都,到唐代幽州城、辽代南京城、金代中都城,2000 多年里城址都在今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今日北京城,是元大都奠定的基础。使北京城享有盛誉的,是它那规划严整的城市,辉煌壮丽的宫阙,无处不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印记。
一、北京的风水外局
北京的风水被历代堪舆家称颂。分析北京风水条件的文字始于唐代著名风水师杨益,他说:“燕山最高,像天市,盖北干之正结。其龙发昆仑之中脉,绵亘数千里……以入中国为燕云,复东行数百里起天寿山,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辽东辽西两枝,黄河前绕,鸭绿后缠,而阴山、恒山、太行山诸山与海中诸岛相应,近则滦河、潮河、桑干河、易水并诸无名小水,夹身数源,界限分明。以地理之法论之,其龙势之长,坦局之美,干龙大尽,山水大会,带黄河,天寿,鸭绿缠其后,碣石钥其门,最是台风水法度。以形胜论,燕蓟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会。形胜甲天下,山带海,有金汤之固。”(《人子须知》)宋代朱熹也说过:“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入于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前面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原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又为第三、四重案,正谓此也。”(《人子须知》《金史·梁襄传》)对北京形势的分析是:“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蒙古贵族巴图鲁曾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营天下,定都非燕不可(《元史·木华黎传附巴图鲁传》)。郝经也劝忽必烈都燕,说燕东控辽东,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1264 年忽必烈迁都燕京。
明代朱棣迁都北京,群臣对北京的形势又作了一番论证。有的说,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有的说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诚帝王万世之都(《太宗实录》)。《读史方舆纪要》说北京是“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
若是从北京城附近来看风水,清人吴长元说:
“北京青龙水为白河,出密云,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为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与白河合。朱雀水为卢沟河,出大同桑干,入宛平界。玄武水为湿余,高粱、黄花、镇川、榆河,俱统京师之北,而东与白河合。”
若从北京湾和北京水平原的形势来看风水,前人说:
“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燕蓟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会。”“绳直砥平,形腾爽垲。”“虎踞龙盘。形势雄伟”。
“京师前挹九河,后拱万山,正中表宅,水随龙下,自辛而庚,环注皇城,绕巽而出,天造地设”。
这是从北京所处的山水位置来讨论北京的风水地理。另外,明代大学士李时勉的《北京赋》也称赞了北京的风水,说:
“仿成周之卜洛……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迭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宗恒岳其巍巍,镇医闾而奕奕,冠九洲之形势,实为天府之国。……于是仰瞻析木,俯测地灵。龟筮兆吉,天人协应。……识景表营,方位既正,高下既平。群力毕举,百工并兴。……其东则潞河通漕,控引江淮。肥如滦涞,灌注萦回……而蛮商番舶,帆墙隐天,上下不绝而往来。……其西则崇山郁翠,高挹泰岱。北接居庸,南首河内。奇峰拥关,龙门阻隘。玉泉垂虹,青烟浮黛。”
金幼孜《皇都大一统赋》说:
“北京实当天下之中,阴阳所和,寒暑弗爽。四方贡赋,道里适均。且沃壤千里,水有九河沧溟之雄,山有太行居庸之固。……维此北京,太祖所属。天造地设,灵钟秀毓。总交汇于阴阳,尽灌输于海陆。南临钜野,东瞰沧溟。西有太行之巍巍,北有居庸之峥嵘。泻玉泉之遥迤,贯金河而回萦”。
古人类似的关于北京的风水分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上述引文分析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平原与山地交汇的要冲。这里也在东面沧海与西面太行山地的山麓丘陵顶端。在永定河与潮白河之间,又在玉泉、高梁、湿余等小河附近。北面太行山、军都山形成半圆形山湾,南面有大河,古代还有湖泊、沼泽。这样的地方,用风水术语来说,是“堪舆家所谓藏风聚气者兹地实有之。”
巍巍太行山山脉婉蜒逶迤,由南向北奔腾而来,城北,浩浩燕山山脉罗列簇拥,拱卫着京师,两股山脉交会、聚结,形成风水上所谓“龙脉”。森林覆盖着山峦,山色苍茫,云气郁积。就在这青山之中,来自黄土高原的桑干河与来自蒙古高原的洋河会合为永定河。永定河汹涌澎湃,穿行于深山老林之间,到京西三家店,陡然冲出山谷,在北京小平原的西缘伸展流淌,造就了北京小平原形同蛛网的河水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海,淀泊。山川襟带之间,北京城温润丰饶,土肥人美,遂成天府,这符合风水上要求的“藏风聚气”,利于生态的最佳风水格局(如下图)。这是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宏观环境,即风水上所称“外局”。
二、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建筑巧妙结合的实体
当走出北京火车站,沿着东长安街往西走,不多久,那庄严、雄伟的天an门城楼就会映入眼帘。在蓝天白云下,它画栋雕梁,檐牙飞舞,巍巍峨峨,气派非常。如果登上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远眺,会发现处于城市正中的轴心线上,有一系列高大的古建筑,正南有前门、天an门、午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正北有鼓楼、钟楼,它们依正南北方向,一线排开。如果沿着那布局规整如棋盘的街道观光,其间不时点缀着红墙黄瓦或红墙蓝瓦的旧时府第。如果到郊野散步,不时还会发现地下残留的各式沟纹、绳纹或线纹的古代砖瓦。这一切给人什么印象呢?整座北京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意识和艺术巧妙结合的一个文化实体。它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经过长期生活、奋斗而积累形成的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法律、观念等等的综合体现。所以,美丽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和典型,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艺术宝库。这深藏着历史奥妙的北京城,是如何起源?又是怎样发展,逐渐形成今天的面貌呢?以下依阶段来谈谈它的发展历史。
三、聚落和城市的起源
北京城是怎样起源的呢?
追溯北京城市和聚落的起源历史,那漫长的岁月,已不能以百年来计算。早在公元前21 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北京地区的聚落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了。居民点的密集出现,又为城市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至公元前11世纪末周初,武王灭商,“封帝尧之后于蓟”。“蓟”在哪里呢?“蓟城”的旧址,在今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的白云观附近。这里是北京城最早的前身。
“蓟”这个城,在周初800诸侯国的都城中是极其普通的一个。当时与蓟城地位相当的许多小城,在后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的发展了,有的湮灭了。在3000多年的历程中,蓟城虽经历了多次战祸、天灾、劫难与痛苦,但它的规模仍逐渐扩大,终于发展成为数百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究竟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原来,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与山地交汇的地方。它的位置是系维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与蒙古高原)的纽带。历史上,蒙古高原以游牧业为主的经济文化区,华北大平原以种植业为主的中原经济文化区和东北大平原北方型的经济文化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北京就处于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三大经济文化区的交汇处。这里就成为三大地理单元的民族、经济、文化融合交汇的枢纽和桥梁。当着这三大地理单元的经济文化发展实力,足以与关中区、关东区相抗衡时,中国历史上的首都,就从关中的长安、咸阳,着落的洛阳迁到了北京。
北京城又位于 永定河冲击扇的顶端,古化永定河的渡口之上。要与东北平原、蒙古高原进行经济、文化联系必须经过北京城位置所在的这个古渡口。然后穿越环抱小平原的西山山地和燕山山地。在重叠的山岭之间,峡谷是捷便可可行的通道。这些峡谷中,最重要的是今北京西北的南口、居庸关峡谷。通过这一线可 和北西、内蒙古等地相联系。通过其北的古北口和其东的山海关,可以与东北大平原相联系。北京城所在位置的这个古渡口,也即古代大道的交汇点,是人员、物质往来的集散地,为城市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另外,永定河冲积扇的顶端附近,有着古代农业发展的优良环境。这里正当潜水的溢出地带,有清澈的小溪与明静的湖泊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水源。以上条件使得北京城长期发展、历久不衰。
四、旱期发展与城市沿革
那么,蓟城诞生之后,它是怎么成长的呢?其发展的沿革如何呢?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长达八九百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作为蓟国和燕国的政治中心。其间经历了“蓟微燕盛、燕乃并蓟而居之”的重大变迁。又经历了公元胶314年燕太子平和将军市为着的内乱,使蓟城军民死伤数万。但是,一旦这里稍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发挥交通使得的优势,经济很快就繁荣起来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无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刘、赵,东北边胡……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当时蓟城是东北各民族间互通有无的贸易中心,是全国有数的商业都市之一。
秦始皇灭燕之后,曾从咸阳修筑宽敞的“驰道”至蓟城。此后,自公元3世纪中叶到公元6世纪末,在蓟城附近曾多次大兴水利,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东箱渠,灌田百余万亩。筑坝引灌可以广泛开垦荒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繁荣,又可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地位的提高。
在秦统一中国之后,蓟城作为我国东北方的重镇,前后大约1000年的时间。在这1000年当中,蓟城的历史,就是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斗争与整合的历史。历代沿革表见下表。
历代沿革表
时期 |
年代 |
所属行政单位 |
历史名称 |
所在地 |
春秋 |
公元前11世纪至前476年 |
前期属蓟,后期属燕 |
蓟 |
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 |
战国 |
公元前475年至222年 |
燕 |
蓟 |
同上 |
秦 |
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 |
燕 |
蓟 |
同上 |
西汉 |
公元前205年至公元25年 |
燕国、幽州、广阳郡(国) |
蓟 |
同上 |
东汉 |
公元25年至220年 |
幽州、广阳郡 |
蓟 |
同上 |
三国 |
公元 220年至265年 |
幽州、燕国 |
蓟 |
同上 |
晋 |
公元265年至386年 |
幽州、燕国 |
蓟 |
同上 |
后魏、北齐、后周 |
公元386年至571年 |
幽州、燕郡 |
蓟 |
同上 |
隋 |
公元581年至618年 |
涿 郡 |
蓟 |
同上 |
唐 |
公元618年至907年 |
幽州 范阳郡 |
蓟 |
广安门外 |
五代(后梁、后唐) |
公元907年至936年 |
同上 |
蓟 |
同上 |
辽 |
公元936年至1122年 |
南京道、幽都府燕道、析津府 |
南京或燕京城内附:幽都县(后改析津县)宛平县 |
广安门外 |
宋 |
公元1122年至1125年 |
燕山府 |
燕山府附析津县宛平县 |
同上 |
金 |
公元1125年至1215年 |
中都在兴府 |
中都城内附:大兴县宛平县 |
同上 |
元 |
公元1215年至1368年 |
前期称燕京,1264年改为中都大兴府,1271年改为大都 |
大都(前称为燕京、大兴府或中都大兴府),需内附大兴县、宛平县 |
健德门至正阳门间 |
明 |
公元1368年至1644年 |
1368年至1462年北平府,1643年至1644年北京顺天府,城内附有宛平县和大兴县 |
北平府或北京顺天府,城内附有宛平县和大兴县 |
公元1371年将元城北墙内缩5里,公元1553年在南城外增筑外城达永定门 |
清 |
公元1644年至1911年 |
京师顺天府 |
京师、顺天府,城内附大兴县宛平县 |
同上 |
民国 |
公元1911年至1949年 |
京兆(1911-1927)北平(1928-1949) |
京兆或北平,城内附:宛平县、大兴县 |
|
五、辽南京与金中都
下面介绍北京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这一历史过程。
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开始于辽朝,那时契丹人在此建立陪都——南京。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为了篡夺政权,不惜把“燕云十六州”割献契丹,并称臣、纳贡,以父礼事之。契丹得到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今北京等地后,于公元986年在今北京建立陪都南京。
辽南京沿用唐代幽州城址,仅在城内西南部筑了一个小宫城,称为“大内”。“大内”的宫殿也多半沿用前代建筑。大内正门为“宣教门”(后改称元和门),内有“元和殿”、“昭庆殿”、“嘉宁殿”、“临水殿”、“长春殿”以及供帝王游幸的球场和泛舟的湖泊。
大内之外,街道布局有如棋盘。城内共有二十六坊,每坊有门楼,坊名书于其上。城北是商业区,城内东部有“永平馆”,是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有八座城门。
南京水甘土厚,物产丰富,有着较高的文化技艺。
南京还是北方佛教的中心,僧居佛寺众多。大房山云居寺每年四月八日庆祝佛的生日,盛况空前。当时的南京,实已成为祖国北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了。
此后,城市发展较快的是金代。
公元1123年金灭辽。公元1151年在南京旧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程。改建后的新城凡三重。最外面的大城向东、西、南三面大大扩展,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西部的大半,周长37里有余,略呈方形。每边各有三座城门楼。每一座城门楼之下,辟三个门洞。大城中部以南为皇城。故址在今广安门以南,是一长方形的小城。内有宫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宫城的正南门名叫“应天门”,它与皇城的正南门“宜阳门”,大城的正南门“丰宜门”正好相对,中间有御道,贯通三门而过。这条御道也即大城的中轴线。应天门、宜阳门和丰宜门前各有护城河,御道旁有沟,沟上植柳。
大城之外,又筑四个小城,其城墙各长3里,前后各一城门。楼、橹、堑悉如边城。每小城内又有仓库,贮以甲、仗等兵器,并有地道和内城相通。
扩建中都工程浩大,使用了工匠民夫80万,兵工40万。宫殿极其奢华、壮丽辉煌,用黄金和五彩加以修饰。南宋使臣到中都见到这些宫殿都为其“宏丽可怖”而震惊。
此外,金人也大力发展中都城的对外交通,曾开渠引高梁河水到通州,用闸坝调节水位落差,取名闸河。
举世闻名的芦沟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到现在已有800多年历史。芦沟桥全长266米,桥的中心跨孔长21.6米,近岸桥孔跨16米,桥面宽7.5米,共140根石柱,上雕有485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这座雄伟的白石桥作为文物瑰宝,一直保留至今,它反映了金代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创造魄力。
六、历史上最壮丽的都城——元大都
公元1215年,中都被蒙古骑兵攻破,可怜一代豪华宫阙,竟被铁蹄蹂躏之后而付之一炬。大火断断续续蔓延了一个多月。昔日雄伟壮丽的建筑,变成瓦砾之区。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怀着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雄心来到燕京。后来,他听从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决定在此建都。
由于旧城已成一片废墟,供水及漕运用水也大为不敷,而东北郊的大宁宫、琼华岛一带,原金代中都的郊外离宫还保存完好,这里的湖泊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可以作为新的宫城的装饰。于是就将新城址从原来的莲花池水系迁移到高梁河水系来了。
据故宫博物院姜舜源研究,元世祖忽必列建造大都城,命刘秉忠和他的弟子郭守敬、赵秉温等负责城市和宫殿的规划设计。这解决大都城水源和防范永定河水患,舍弃了金中都城,改用高梁河水系,将城址移至中都城东北郊外,元代史书《析津志》记载道:
大都“内外城制与宫室、公府,并系圣(指元世祖忽必烈)载,与刘秉忠率按地理经纬(即风水理论),以王气为主,……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
记述赵秉温生平事迹的《赵文昭公行状》也记载道:
公“与太保刘公(即刘秉忠)同相宅,公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
这说的是元大都城营建时,由刘秉忠一班人士进行风水堪舆。刘秉忠所取“地理形势”,从“大势”来说,是燕山山脉的聚结,具体而言,是西山玉泉山方面。当时是经地上、地下两条“脉络”引入京城和皇宫的。
地上,将玉泉山的泉水用人工开凿的河道引进京城,经今太平桥大街南行、东转,再经今西四南大街的甘水桥、太液池南岸(今中、南海之间),流到大内正门崇天门前的国桥“周桥”,然后东流并入今南、北河沿即当时的通惠河。这条河流按五行中西方“金”的方位,称为“金水河。”金水河的水是十分神圣的,不准洗濯,不准饮马,不准民间引用。元朝海子(包括今什刹海、积水潭及附近地域)自京化曰浮泉引木,经瓮山泊(今昆明湖)下注高梁河入城。海子水由海子桥流出,经今南、北河沿,出文明门水关,一直通向通州张家湾,连通大运河,接通通州到大都城的漕运,所以称“通惠河”。这条河流较金水河更为重要,但却没有“生王脉”的重任,所以不如金水河神圣。
大都宫殿地下脉络的引用更是匠心独运。
位于紫禁城东南部传心殿院内的大疱井,是宫中数十口水井中年代最久远的。与其他水井不同的是,在北京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的今天,这口井仍泉水充足,不升不降。明清两朝宫中祭祀“龙泉井神”就在这里。乾隆皇帝是位有心人,他检测了京师诸泉,证明大疱井水质之纯,仅次于玉泉山泉水,在京城居第二。可以推论,这口井的泉脉来源于玉泉山,与玉泉山水一脉相通。它们都是永定河地下岩层渗滤,一部分在玉泉山涌出,一部分伏流进入京城。刘秉忠既将玉泉水引入皇城,又探清了这股伏流的来龙去脉,从而把宫殿建于其上。大疱井很可能是最初刘秉忠堪舆时,调查此外地质水文情况时开凿使用的。元代这里处于大内南门东侧御膳亭内,供皇帝饮食使用。明代改建紫禁城时,在这条水脉上由元大内稍向东南移动,大庖井被包在宫内,明弘治《明会典》中已载明在此祭井神,以后相沿不替。近年故宫博物院因实施地下工程,在文华殿西侧开挖时,地下很浅便水出不止,说明这在大庖井泉脉上。
王脉生成,大业底定,刘秉忠才着手确定城市规划。《析津志》记载:
“世皇(指元世祖忽必烈)经都之初,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方以对。上(指忽必烈)制:可。”
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至丽正门正中的直线,就是大都城的中央子午线,是皇帝的御道和主座宫殿所在位置,它们都在龙脉上。古代中国人像其他文明发育较早的民族一样,有以自己为天下中心的传统,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就把经过京城的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把天文地理学上的中央子午线与京城规划上的中线合而为一,是元大都城的一大特点。在这条中央子午线上,刘秉忠、郭守敬这两位天文、地理、水利专家设计安置了大内正殿大明殿,大明殿内安设了郭守敬设计制造的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器——七宝灯漏。在大内正北、中央子午线在城内的中点,建造了“以齐七政”的钟、鼓楼,报告着标准的“大都时间”。明清两朝继承这一科学设计,中央子午线的前朝太和殿、后寝乾清宫两座主座宫殿,都安置了日晷。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后,又在“联系在地”的交泰殿里放置了大自鸣钟,并陈设古老的铜壶滴漏。清代规定,钦天监宫员严核交泰殿大自鸣钟时间,交泰殿报时,神弄门鸣钟鼓,钟鼓楼也接着鸣钟鼓,向全城报告标准的“北京时间”。
元大都城流经丽正门里、崇天门外的金水河,是风水上要求的以河流为横轴的横向规划线,元代著名石雕艺术家杨琼设计建造的周桥横跨金水桥上,现存故宫太和门西庑后的断虹桥,就是当年周桥“三虹”中的一虹。
公元1264年决定建都。公元1267年开玉泉水通漕运,同时凿金口河导北京西山木石。公元1268年开工筑新宫城。宫城以大宁宫和湖泊为中心。湖东岸建大内宫殿,为皇帝所居;湖泊的西岸南面建太后、太子居住的隆福宫;北面建皇族居住的兴圣宫。三宫鼎立于太液池(今北海、中海的前身)周围。池中有琼华岛(今北海团城的前身)。宫城的中心恰在大都城的中轴线上,这就十分有力地突出了宫城在全城的中心地位。大都城的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的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与安定门北五里,东城墙与西城墙分别在今东直门与西直门一线。大都城共十一门。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连同顺城街在内,共有南北、东西干道九条,纵横交错。次一级的街道称胡同,基本上是沿着南北干道而在东西排列的。干道宽约25米,胡同宽约6至7米。干道、胡同之间几乎为等距平行线。城内共有五十坊,每坊有门,门上有坊名,它是城内和行政管理单位。五十坊又分辖于左右警巡院之下。城内不建坊墙,而以街道为界。市场分布于全城,而以日中市(今积水潭东岸鼓楼附近)、斜街市(积水潭北岸)、羊角市(今西四一带)、枢密院角市(今东四附近)最为热闹。此外,又引玉泉山水和开金水河入皇城,把太液池、积水潭作为城市的中心,这对美化环境和改善城市小气候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它把自然景物的优美和宫殿群的雄伟,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为了解决元大都的运输问题,从护城河开挖了164里的水运渠道达通州高丽庄入北运河。这条新挖的水运渠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通惠河。
元大都城的内部共有五十坊。这又是为什么呢?宋代的理学家朱熹说: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大衍之数,其天生地成。或南或北,为水为火,能方能圆,有平有变,按之可为形,指之可为象。”因此,大衍图又名天地生成图。基于这样的设想,元大都取五十坊之数。
其中的坊名,也往往来自《周易》。如玉铉坊,按《周易》鼎玉铉大吉,以坊近中书省取义以名。明时坊,地近太史院,取《周易》革卦:君子治历明时之义以名。乾守坊,地在西北乾位,取《周易》乾卦万国咸宁之义以名。泰亨坊,地近东北寅方,取泰卦吉亨之义以名。嘉会坊,坊在南方,取《周易》嘉会之义以名。寅宾坊,在正东,取尚书寅宾出日之义以名。豫顺坊,按《周易》豫卦豫顺以动,利建候行师,取义以名。总之,元大都城的大半访名,都源于《周易》。
元大都城是我国13世纪精心设计、而已严谨、工程浩大的都城。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上继承了我国自古以来帝都建筑的“前期、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则,并结合北京城内的地形、地物和自然环境,作了一些发挥。宫城和皇城在大都的中轴线上,占了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帝王至高无上和主宰一切的权威。大都城的南半部又被分割成往来极不方便的东城区与西城区。宫城和皇城恰当地利用了大都的地形、水系、湖泊、水源,使自然美与雄伟建筑,交相辉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