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天、地、生、人系统的整体有机循环观
据于希贤研究,渊源于西方的地学观念认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界。只有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才是有生命的有机界。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地理思想与此不同,不仅认为人和生物有生命,而且认为天、地、生、人各大系统之间组成一个整体性的大自然也是有循环、轮回,有新陈代谢的系统。
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的结合。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它是深层次的关于物质世界结构的最终原理。先秦时代的(《老子》)一书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黄帝内经》说:“阴、阳交而不离乎中”、“天地感而万物生化”。万物由阴、阳结合而生成。阴阳是生命的本源,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这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神明”不是鬼神而是精神。《黄帝内经》的《素问》进一步解释说:天地之间因为有阴、阳,有生气和活力,所以空中的大气才会呼呼流动以成风,草木才能欣欣向荣而生长。天地间有风、寒、热、湿、燥这些无形的元气,有金、木、水、火、土这些有形的物质。“气”和“形”相交,就生化成彩色缤纷、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了。总之,“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万物并至,不可胜量”。从那一望无际的太空,到运转不息的日月、星辰;从寒来暑往、周而复始的季节变化到生生不息的动物、植物,其生命的源泉都是阴、阳的“幽显既位。”
基于对地理环境的这一总体认识,清代《地理求真》一书总结说:“盖太极判而分两仪,宇宙间事事物物无一不在阴、阳之中,斯无一不在生气中也。浮而上者阳之清,天气之所轻灵也。降而下者阴之浊,地气之气重质也。向使天地二气不能相交,则阴阳无媾合之情,万物则不能生育。语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也。……阴、阳配合,气机由此胎息亡谓与。”
虽然物体都是由阴、阳结合生成,但他们的成分与结构不同,所处的位置与层次也不同。老子把“道、天、地、人”视为“域中四大”系统。其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指宇宙万物的内在机理;“天”是指日、月、星辰的天体及其大气与天空;“地”是地理环境;“人”是人类及其社会;“自然”是自然规律。其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要适应地理环境,人虽然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人又独立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有其本身发生演变的过程与规律,它又受天体运行的支配。天、地、生、人都有其内在的机理,最终都要服从于运动不息的自然规律。他们“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在各自的层次中,不同的轧迹上周而复始地永恒运动着。
阴、阳结合则为太极。它是生命的种子。《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补依存,具有均衡、和谐、对称、协调的机制。“《易》以天地为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和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其意思是:《易》客观而严密地反映了天地构成和运动变化的道理。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借助它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探知其中或幽或明的奥秘,追溯事物的起始,跟踪其发展的轨迹,直至终了。于是就会知道天、地、生、人,万事万物生死轮回的规律。其根本之点是万物天地都是有机体。
天地是一个圆满自足的、自本自根的自然活体。老子《道德经》25章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分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种说法则根本肯定了科学的自然主义。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活体的独立个性的诗。其意为:
自然
摆脱一切权威,
因而独立自在;
从来不侵他力,
却能作成万物。
自然超越诸神,
实为万物之主……
这是把天地自然万象都当做一个不受意识控制的有机整体。天人宇宙互为一体。
对于中国古代的这一由阴、阳结合而构成天、地、生、人系统的整体有机观,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英国李约瑟博士总结说:
“中国人的科学或原始科学的思想包含着宇宙间两种基本原理或力量,即阴和阳……大多数欧洲观察家都指责它是纯粹的迷信,阴碍了中国人真正科学思维的兴起。不少中国人,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家,也倾向于同样的意见。但是……我考察的是,事实上古代和传统的中国思想体系,是否仅只是迷信或者简单地只是一种“原始思想”,还是其中也许包含有产生了那种文明的某些特征性的东西,并对其他文明起过促进作用。”
李约瑟博士所提出的疑问与思考,我们中国地理学界是值得重视的。事实上,李约瑟博士对中国古代的这一天、地、生、人系统的整体有机观曾予高度评价,他说:“在希腊和印度发展机械和原子论的时候,中国则发展了有机的宇宙哲学。”
今天,钱学森教授号召研究“天、地、生、人系统的相互关系”,倡议建立“地球表层学”。这与李约瑟博士对中国古代有机宇宙观的高度评价,真是中西呼应,不谋而合。
对大自然间的循环,中国古代早就有观察和记录。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在《天问》中提出了“九州安错,川谷何夸?东流不溢,熟知其故?”意为:川谷幽深,众河川日夜东流,为什么海水不会满溢出来?先秦时《管子》一书提出“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的循环思想。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中进一步提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表明当时已有水汽循环的思想。晋郭璞(公元276~324年)在《葬书》中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
什么是“气”?《黄帝内经》中说,气是“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郭璞《葬经》认为气是阴、阳的结合体,成为风。升为云、降为雨,到了地中就成为“生气”。它最初是流动的,毫无硬度、无间断、无终止。“气”是人们想象中最稀薄的物体,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是一种微粒流,它或轻或重,或清或浊。轻浮为阴,重浊为阳。“气”又酷似物理学中的磁场。“生气”由阴、阳交感生成,是使万物形成生命的活跃因素。它是一种生命“场”,在机体内起到能量和力量的作用。由于这生气场的存在,地球表层所发生的变化,是会相互感应的。当着铜山西崩之时,灵钟在遥远的东方也能感应。这在当今地震研究中已得到证实。地球表层也像人体一样有经络和穴位的存在。在郭璞的地理观念中,阴、阳、风、雨循环变化都受生气场的控制,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此后,明代状元杨慎(1488~1568年)也进一步解释了水汽循环的原理。他说:
“余谓,水由气而生,亦由气而减,今以气嘘物则得水,又以气吹水则干,由一滴可知其大也。……又庄子云:日子过河也有损焉。风之过河也有损焉。风日皆能损水,但甚微而人不觉,若暴衣于日中,标湿于风际,则立可验此,随时而消息也。”
他明确地指出水的蒸发作用,是东流不溢的原因,解决了水、汽循环的问题。
在明末清初,出现了《日火下降,肠气上升图》。它附于《诸葛武侯白猿经风雨占图说》一书。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一书研究,此图“对太阳辐射在空气对流中的作用,作了形象化的生动表示。它说明了风、云、雷、电、雨等的形成原理和过程”。“说明水气上升,成云致雨,流湿地面及渗入地下的水分循环情况”。明代朱谋韦1615年在《水经注笺序》中说:“夫水在天地间,犹乎世之货财也,发源名山,流成江河,趋为四海,蕴为云气,还雨天下,以浸润万物”,他说明了水汽循环的过程。
由于有了循环,更产生了“和谐”。
“和谐”就是指的多样统一和有序运动。我国的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他认为物质世界之美,根本不需要人去加工、去刻意雕凿,去“言”、“议”、“说”,万物本身就有一种自然之美。比如百花齐放、彩蝶纷飞无疑是美的,但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花朵及蝶翅的形成有严格的造型规律:其图案线条的对称非常和谐,色彩浓淡的转换配置非常柔和,它们几何学意义上的造型的精确性常令数学家惊叹不已,其他如冰雪的结晶、彩虹的曲率、树叶的叶脉、蜂巢的六边形结构以至人体的四肢,都具有精确的几何造型的规律。近代物理学家发现天体的运行和原子的构造以至许多数学物理公式都是非常和谐有序而又简洁匀称的,难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所有这些形式规律都不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来的,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式的造化,但它们很美。因此,《易经》的易变和不易、简易的统一,即“循环”与“和谐”既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美的规律。
当然,要解释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的一致性,还必须有对于审美主体(人)的心理分析为基础,因为美要依赖于人的感觉,要分析这种感觉何以会产生。今天,这种分析从宏观上来说并不困难,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正是地球在几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从无机物—有机物——生命这一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所谓高级,无非是说物质结构随着时间的延续,变得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同时,组织结构的有序化程度也更高了。生命是靠不断地和外界进行能量、信息交换而维持其运动的,它不断地吸收又不断地耗散,从而保持一种稳定有序的运动状态,生命愈是进化,它与外界进行的交换传递就愈是扩大,同时它的自我调节、自我再生的应变能力也愈是增强,它的内在秩序的质量也愈是提高。也可以说,它愈是“变易”,也就愈是“不易”和“简易”。所以,从物质运动这一点上来说,人同其他生命形式(包括一切动物和植物)以至无生命物质的区别,只是程度的区别,而非本质的区别。雪晶与彩虹是无机物质有规律运动的结果——前者是水分子在零度时的有序组合,后者是阳光透过含水云层的光谱折射,而花瓣、蝶翅、蜂巢、叶脉本身就是生命(动物或植物)的形态,它们当然是极变化之能事而又井然有序(不易和简易)的。因此,人类(不论是他的五官还是大脑)作为最富于生命特征的统一的组织结构,他对于这些客观对象的审美,当然带有自我观照的性质。这些有序运动的客观形式是作为生命的象征而给予观照的。从根本上说,人的心理(包括审美心理)也不过是自然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脑细胞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只是人类至今的生理学、心理学还无法准确地解释它,但无论如何,心理的活动规律应在物质运动规律之内,两者本质上是同一的。
据杨文衡等研究,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风水也不例外。有机论自然观认为,天、地、人等自然界万物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每一种现象都是按照等级秩序而与每一种别的现象联系着。风水中的有机论自然观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天地之间的关系。风水家认为,天地相通,天地是一个整体。因此,有天理则有地理(《地理枢要序》)。比如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天有象,地有形(《青囊经》)。这种思想最初来源于《周易》,“《易》与天地准”,它把整个自然界作为摹写的底本,因而它与整个自然界是一致的(《周易》讲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在《周易》中已奠定了基础。风水家在《周易》的基础上,对有机论自然观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山形与天上的星体相合,地球上的河岳就是天上的星辰,原非二物。如天东有苍龙在九天,谓之苍天,其下即为东岳。北有玄武为玄天,其下即为北岳。南有朱雀为炎天,其下即为南岳。西有白虎为昊天,其下即为西岳。中有北极为均天,其下即为中岳。天上有天河天汉,地下即有长江、大河。天上有四垣九野,地上即有垣局以造王城,有分立以域九州(《灵城精义注》)。这里讲的天上各种星宿名称都是人为的,人们用帝王百官和宫室土地人物等名称来表示空中星宿,将天空星座分为中央、东、南、西、北五部分,称作五官。中央是中官,包括三垣:上垣太微垣,即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中垣紫微垣,即北极周围,包括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地区(地理纬度约36度)常见不没的天区。下垣天市垣,即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等以北的天区。三垣中每垣都有若干颗星作为框架,界限出这三个天区的范围,它们好像是围墙,故称垣。三垣中,紫微垣是天空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此,人间天子居住的宫殿也叫紫微宫,紫禁城。由于这个缘故,风水家在选择国都时,地上的山川形势也要符合三垣。这种做法除了有机论自然观起一家的作用外,还有皇权天授或皇权神授的思想在作怪。《人子须知》讲,帝都乃至尊之地,地理之大莫先于此,必上合天星垣局,下钟正龙王气,然后可建立。比如北京,后面燕山像天上的华盖,黄河前绕,像天上的御沟,而太行诸山在右,海中诸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在左护卫,中间是中原大地,南面有秦岭、大别山为朝应,形成垣局,是非常理想的风水宝地。
第二,天人之间的关系。在西周和《周易》那里,把人和社会看得很重要,与天地并称三才。它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作为主体看待。无论怎样谈天谈地,到最后总是归结到人和人的事业。宇宙自然界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大自然的天象变化与人体的气化活动有直接的相互感应和共通的规律。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与季节气候有关的流行病,已有越来越群体化和频繁发生的征象,这是宇宙大天地的阴阳失调造成人体小天地的阴阳失调。天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史记·乐书》也说,天与人相通,就好像是形和影的关系,做好事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报以祸,是很自然的道理。这是“天人一理”的第一个表现。风水家根据这种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提出“循天理诚为地理这根”(《儒门崇理折衷湛舆完孝录》)。“家之将兴,必先世多潜德阴,善厚施而不食其报。这样,虽不择地而葬,也会子孙昌盛,这是天赐”(《葬书问对》)。天产佳地,必待有德者得之。若非其人,甚勿轻泄,若与人卜葬,必是积善之家方可下手。如遇造恶之人,悖逆天理,切不可与葬(《天宝经序》)。
“天人一理”的第二个表现是“天人感应”说。它是由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思想发展来的,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公元前180~公元前115年),主要观点是天人一体,相感相应。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天神意志的表现,灾异怪变以及吉利瑞祥,也都是天受感应后而施加于人的奖惩。道教初期的经典《太平经》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说人是天之子,当象天行动。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皇天,使阴阳变易。如果人君逆阴阳,背天心,则会有灾异,这是皇天对人君的劝告。
第三,人地关系。人与地的关系十分密切,人本身就是从地上产生的。因此,人体中微量化学元素跟地壳里的微量元素基本一致。如果缺乏,就会生病,人病了吃药,其作用也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种微量元素。人们择地而居,选择较好的地理环境,实质上是选择较好的生态环境。风水家择地而居的观点是科学的,直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地美则神灵字,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也,恶则反是。”(《地理大全》)。不过在人地关系问题上,风水学说体现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以为只要地好就得福得吉,地灵则人杰,宅吉即人荣。地不好则有祸殃,甚至某个地点遭受破坏也会影响人的吉凶。有些不好的地,经过人工修理,也可以使人得吉避凶。
第四,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古人已认识到人与天地同等重要,组成三才。《吕氏春秋·情欲》曰:“人与天地同。”人有主动性,能参天地,即效法天地,但不能改变天地。风水家吸收了这种思想,认为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灵城精义》)。“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秦太史占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希望通过疏浚秦淮河达到泄王气的目的。但疏浚的结果不但没有破坏王气,反而使地运转移,嗣后果有六朝建都,明朝定鼎应验。所以金陵有天子气,那是天运转旋而地气相应的表现,人破坏不了。“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黄河是天地间一大血脉,黄帝尧舜时,黄河由龙门转吕梁,由吕梁转太行,由太行转碣石入海。冀居其中,黄河如带,五岳俱朝,尧舜禹三圣人出,是古代最兴盛的时期,汉代黄河渐往南迁移,穿断邹鲁地区,直走淮泗,使冀州的水势倾斜,邹鲁的地脉冲断。这样北地的气运衰落,江南兴盛,南宋兴起。由于黄河南迁,天运亦转南的表现,人无力挽回。“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又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宋太祖赵匡胤还没有当皇帝时,有一天晚上陈希夷看见一颗小星位于帝星的左边。天亮以后,他在人群中寻觅昨天晚上所见星相,发现赵匡胤与赵普同坐在酒店里,普居左。希夷说,小星何敢居帝座左哉!这些说法,显然迷信成分多,没有指出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科学联系。
第五节 大地经络活体观
经络学说产生于远古,其后不断与中医经络学说互相渗透,彼此促进。
大地经络穴位系统的思想是以大地像一个庞大的生物体一样的认识为基础的。古代所说的“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小天地”正是这一认识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大地有生命、大地有经络、穴位的思想是风水思想的基础理论之一。李树菁等人作了不少研究。
风水中提出的“大地有如人体”的说法,是中国古代大地有机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把大地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认为大地各部分之间是通过类似于人体的经络穴位相贯通的,“生气”是沿经络而运行的,风水穴就是一种穴位的表现。这在许多风水著作中都能证据。《水龙经》《水法篇》中说:“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发微论》《刚柔篇》则把构成大地的四种主要元素直接与人体类比,指出:“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正因为大地有如人体,所以大地之脉有如人体之脉,《发微论》《浮沉篇》中进一步论述道:“大抵地理家察脉与医家察脉无异。善医者察脉之阴阳而用药,善地理者察脉之沉浮而立穴,其理一也。”风水穴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具有“雌雄相喜、天地交通”之寓意。:而以雌雄言者,犹夫妇之义也。夫妇媾而男女生,雌雄交而品物育,此天地化生之大机也。故杨公首辨家之雌雄。辨穴认气要“认气于大父母,……认气于方交媾,…认气于成胎育。”“山之结穴…犹如妇人有始、有息、能孕、能育。”“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所以风水穴是生气聚集的中心,“阴阳交媾之区”,能聚气孕育,生发万物,以象征一种生生不处、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中国古代民居、村落、城市强调选择“生气”之地,就流露出这种“生生不息”的愿望。这种观念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大地为母”的思想,又使中国传统的大地有机自然观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和发挥。
其次,风水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还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认为:“人有360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366,副日数也;大节12分,副月数也。内有5脏,副五行数也。外有4肢,副四时(季)数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他又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同书《阴阳义》)因此“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道之大源出于天。”这样,“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中国古人就这样从自身去推测宇宙。《周易》中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也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不仅把天、地、人为“三才”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三才”看作是具有全息同构的关系。风水中也表现出这种全息同构关系,从所谓的太祖山、少祖山、少宗山到父母山,其间虽等级层次不同,但构成原理是一致的。父母山又可按同样的原理再细分下去而保持结构不变。比如城市、村落和民宅的风水环境,虽有一定差别,但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结构,是它们所共有的,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全息互显的关系。宇宙全息律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所特有,今天的自然科学如生物学领域,正在采用宇宙全息律来寻找各级系统组织之间的联系。在天地人体之中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曾提到。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盛”;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在《管子·水地》篇还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方做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血气”也是需要流通的。《吕氏春秋·达郁》有类似的记载:“……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指皮、肉,“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体)。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李树菁进一步认为,先秦时期,《周易》坤卦彖辞和咸卦彖辞分别论述了大地具有生命特征: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周易·坤卦彖辞》)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咸卦彖辞》)
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素问》、各种纬书以及杨泉《物理论》等古文献中分别论述了太虚演化而生万物;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天地元气的津液;各种山相当于人体的某一器官;石相当于人的指甲、牙齿等坚硬物质等等。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布气真灵”不仅弥漫于空间,也存在于地下。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春秋元命苞》)
荆山为地雌。岐山为地乳。…汶山之地为经络。(《河图括地象》)
它们相互作用,使大地山河也联系成像人一样的整体。
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而生爪牙也。(杨泉《物理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动荡,士大夫多到外周游,地理学大兴。著名地学家郭璞“大地生气论”应远而生(晋郭璞《葬经》)。成书时代稍晚。但这一思想出现于晋代是完全可能的。《葬经》“大地生气论”认为大地中沿着山脉的走向有生气流动,像人体的血液、经气似地流动并且随着地形的高低而变化遇到丘陵、山冈则地中生气就高起,到了洼地内就下降(如下图)。这种思想很显然是从《易经》“山泽通气”的思想而来的;在高耸处(山)和凹下处(泽),地下的“气”可以通到地表。这种“山泽通气”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地质学研究表明,山前多有断裂,地下水和气体可沿断裂上升。海为最大的泽,大洋底部地壳比陆地薄得多,海洋地下气体很易上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提到采珠人在海底常遇到“震气” 实际上这种“震气”就是从海洋地下冒出的一种气体。
晋陶侃《寻龙捉脉赋》中认为这种生气是在天地之先及其后所固有的;“一气潜萌方杳奥,万殊默露于浑沌。…是气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
到了唐宋时期,大地有生气及经络学说大有发展,与人体的类比越来越详细。
唐曾文迪《青囊正义》序言说:“脉者呼吸之气,流贯百骸者为血,血脉相连,犹水不离气。”把呼吸之气和身体中流通的血液比喻成自然界中的水和气不能分离。
宋蔡牧堂在其所著《发微论》中认为水、火、土、石分别与人身的血气
骨肉相对应。并且指出地由水火土石组成;人由血气骨肉组成:“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
将经胳和穴位相联系,与帛书的记载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者,帛书记载十一脉的走行,绝大多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在《灵枢·经脉》则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接。这也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脉之间的互相连接,说明气血运行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
《录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为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腑,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这里还把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水流和日月的运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论点。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等篇的论述:“气”来自饮食物(谷),经胃传到肺,进而五脏六腑都得到“气”,其中清的称做营气,运行于脉中;浊的称做卫气,散布到脉外。营气是“常营无已,周而复始”;卫气则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与天地同纪。”
“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在经络学说中有其重要性。应加分析,这一观点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有所不同。“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体,将人身的一切附合于天;“人与天地相应”是以人为主体,说明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气血活动也像自然现象一样是有一定的节律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总的看来,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阴阳五行是紧密结合的。阴阳五行,主要的是阴阳,或说四时阴阳。职《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经络学说在阐述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时都贯串着这一基本观点,以至将经络的数目也与时令配合起来解释。如《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由此说明,人体通过气血的运行构成有机整体,而人体与自然界又是统一的。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其“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通起来。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与经络类似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以上内容简列如下:
元司马头陀“天元一气寓形论”中认为气在天地之间到处都有不同地点,有不同的表现:“盈天地皆气也。而行乎山,适乎水,有升降变化之机。不同者非不同也,因流峙之有形,因气以随之。亦理之自然也。”将“经络”二字连在一起出现,在《汉书·艺文志》有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做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一语,也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畅了。
由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素问·周经论》中有较集中的论述。《调经论》还提到“经隧”一名,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它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都要掌握(守)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作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有余,则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乎“经隧”是指“经”外的通道。人体如此,大地山河也如此,有“经隧”通道。
天、地、人之间,在生理机制上总是具有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通道最为具体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有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衰(斜)行体者”;到了五代时徐错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做“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血”补充为“气血”,大概是吸收了医学理论的结果。
现代科学的深入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大地人体经络活体观是基本符合事实的。当今西方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地球生物学。据法国《周末三日》刊,1992年4月2日报道: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建房子就是找一块地,挑选一张房屋设计图,那么你应该彻底改变你的理论,认真学一学地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那么,什么是地球生物学呢?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学家蒂埃里·阿尔诺的解释是:地球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体器官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如果你认为躲在家中便能平安无事,那就错了。当你一闭上眼睛,周围的振荡波便会侵入你的体内,杀伤你的细胞。这种袭击非常隐蔽,你毫无感觉,而且夜复一夜,每当你体内防御系统处于休息状态时便会受到袭击。凶手是谁?凶手就在你身边:液晶湿示的电子闹钟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报警器,当然还有来自远处、地下或高空的电磁波。
蒂埃里·阿尔诺说:“我们知道人对天然磁场有敏感的反应。我深信某些地质因素——不同的土质——对于人体器官会产生影响:花岗岩质土地内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它能增加住户患肺癌的危险。此外,空气离子化使人感到紧张和疲乏也已得到证实。
“然而,在人体组织结构上却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惟一可以肯定的是,细胞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而且根据每人适应能力及抵抗力的不同,分别会产生失眠、疲劳、偏头痛及湿疹病等。”
法国梅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欧洲生态学研究所所长让—玛丽·佩尔特说:“20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及辐射之中。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这些振荡是否有害?应该郑重地、科学地提出这个问题。”
巴黎市一位居民说:“12年来,我一直住在蒙马特尔高地的一套公寓里,饱受来自埃菲尔铁塔的调频电台无线电波的侵袭。我经常莫名其妙地焦躁、失眠并且患有耳鼻喉疾病。刚搬到这里时,我以为是工作、家务操劳过度而引起的。
“但我想尽一切办法四处求医依然无济于事。后来,终于有一家控制和安全事务所替我找出了原因:原来我房间内的静电电压大大高于能够承受的限度。”
在地球生物学的诞生地美国,人们目前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新时代的人们在乔迁新居或布置房间时都要请地球生物学家检测环境。
在中国古代,需要测量的不仅是空中的电磁体,还有地下流动着的经络。它们可统称为龙脉经络。
第六节 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据李约瑟、陈立夫先生研究,五行理论之说,起源于公元前第四世纪,正与一块镌刻的铭文符合。这块镌刻就是“玉刀必铭”,陈梦家以为这块“玉刀必铭”当是齐国之物,其时代则在公元前第四世纪稍后。铭文是用警句的形式写成的,他们确信,如果顺从自然主义者(阴阳家)的教训,便会处在天神一边,或者如我们说的,“处在历史的力量”一边。一种对科学宇宙观的尝试,会强化某种特殊社会背景里战士们的意志与勇气,这不会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另外一篇述说五行理论的古典名著就是《尚书·洪范》。《尚书》的著成,传统上都以为是在公元前第一千年代中初期的那几百年里。但是,现在学术界都公认《尚书》是经过漫长时期而完成的一部集体著作。
《洪范篇》中对五行的叙述,使我们在了解阴阳家(自然主义者)缔造五行的方式上,有了一些头绪。《洪范》云: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稻。润下作碱,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以上所言,我们可以看出,五行的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质点不在考虑之内),而是五种基本的程序。中国思想特别着重在关系,而不在物质本身。今按《洪范》所述,列一格式于后:
水湿润、滴落、下降、(溶解?)液体流质溶液咸味
火炎热、焚如、上升热。热力、燃烧苦味
木以切割与镌刻的工具,可使成所欲之形得以加工之固体 酸味
金在其呈液态之时,以铸造之法而使其成可以凝固(铸造),熔辣味
形。又可以重熔、重铸之方法而再变更而重凝之固体
其形土出产可食的植物土营养甜味
以上所示,其中第二栏为阴阳家想象结构中自然物质的性质或处理方法,次为现代的近似称谓,再次为阴阳家们以为各产物的味道。
由这个观点上看,把自然界重要物质的基本属性作一假定性的分类,而这种工作的成果,也就是五行的理论。此地所谓“属性”者,就是只有在他们受到变更时才会表露出来的那种性质。所以,用“要素”或“元素”这种名称来解说“行”字,我们总会觉得它于义不足。“行”字的来源,如陈梦家所说,五“行”是五种强大力量的不停循环的运动,而不是五种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质。但在(英)文献里“element”一字用于“五行”已久,现不甚可能改换它。《尚书·洪范》的那段话,其最有趣的一点,是把五行跟五味配合起来。虽然一般都认为,五行论主张宇宙间任何可以分为五的东西,都和五行有关,故五味之配五行,亦只是这个大体系中的一例而已,但是,“五行”之与“五味”的互相关系,颇不能如此等闲视之。因为“五味”的提出,很强烈地显示了阴阳家(自然主义者)们在化学方面的兴趣。咸与水相配(当然对于沿海人民是很自然的),表示对于液体与结晶体的初步实验与观察。苦与火相配(这两者的关连,大概是五者之中最不显明的一例),可能是指用火来煎煮草药,这是苦味最甚的东西。在调味方面还有“苦”与“热”(指辛辣的感觉)相配合的。酸与木的相配,就比较容易解释。因为木是植物,又与一切植物性的物质有关,而这类东西在其腐朽分解的状态下,就会有酸味。植物灰中的碱质也是带有酸味的。辣味与金属相配,当然是指溶解金属而说的。有许多金属,在熔解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辛辣气味,如:二氧化硫即是。最后,甜味与土相配,则是由于在土中的蜂巢里发现了蜂蜜的关系,再者地里出产的谷类,一般也都有甜味。
此外,五味、五色、五声诸名目,也已时有所见: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左传》昭公元年医和曰)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太叔曰)
所谓五味,当系《洪范》的水咸、火苦、木酸、金辛、土甘。所谓五色,《左传》有“黄,中之色也”(昭公十二年);《逸周书·作雒》更有东青、南赤、西白、北骊、中黄的明确体系,不辩是否后来思想篡入。至入五声,自是宫、商、角、徽、羽。这一些,都尚难确定它们在春秋时代便已如后来那样被分属于五材;尽管已经有了个别实例和趋势。
齐人邹衍将稷下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向着另外方向推进。
据史书记载,邹衍由于看到“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迁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史记·孟荀列传》),终于“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卦禅书》)。邹衍曾游学于稷下,他的“怪迂之变”、“终始大圣”、“阴阳主运”,显然也是接受自稷下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不过他不像《逸周书》那样,用中和观念去解释它;也不停留在“务时而寄政”方面,只求每月每季的“人与天调”;特别是,他更一反常用的五行相生序列,将春秋时已见端倪的相胜关系系统化起来。于是,成为邹衍阴阳五行学说特色的是,他把阴阳五行主要用于解说朝代的发展,认为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合于天地之行”的;而这种发展,又被想象成依照五材相胜的关系,终而复始他循环。所谓:
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刘歆《七略》,据《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荀列传》)
用于历史并鼓吹相胜,其现实背景可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变革。
据程建军研究,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普遍系统论。五行中,“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行”是指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物质的关系和运动变化。
古代中国人以黄河中游、关中一带为地中。地中以东,气候温暖,土呈蓝青色,故以木配春季、东方、青色;地中以南,气候炎热,高温多雨呈现遍地红壤,故以火配夏季、南方、红色;地中以西,气候温凉,内陆干燥,土色灰白如粉,故以金配秋季、西方、白色;地中以北,气候寒冷,肥沃黑土,故以水配冬季、北方、黑色;而地中气候适宜,覆盖着黄土,故以土配以长夏和四季、中央、黄色。北京故宫社稷坛的五色土祭坛就是国土五色的真实缩影(如下图)。
可见五行论是对物质世界观察所总结出来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由此进一步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源。
五行学说以整体思辩的方法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了广泛联系和研究,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见下表)。
事物的五行属性
五行 |
五方 |
五季 |
五色 |
五音 |
五气 |
五化 |
五味 |
五体 |
五星 |
五数 |
时 |
木 |
东 |
春 |
青 |
角 |
风 |
生 |
酸 |
星 |
木 |
八 |
平旦 |
火 |
南 |
夏 |
赤 |
微 |
暑 |
长 |
苦 |
日 |
火 |
七 |
日中 |
土 |
中 |
长夏 |
黄 |
宫 |
湿 |
化 |
甘 |
地 |
土 |
五 |
日西 |
金 |
西 |
秋 |
白 |
商 |
燥 |
收 |
辛 |
辰 |
金 |
九 |
日入 |
水 |
北 |
冬 |
黑 |
羽 |
寒 |
藏 |
咸 |
月 |
水 |
六 |
夜半 |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生克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关系。五行相生规律和五行相克规律见下图:
可见,相生即五行之间的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相克则是五行之间相互敌克和制约的关系。五行学说正是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自然现象和人体现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行:五行最先见于《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其基本生克原理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土;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下图)。
这种关系又不是绝对的,若木盛而金微,则金不能克木,若火旺而水至少,则水为火所消,这里存在着强烈的辩证因素。但作为普遍的存在原则,它符合上述关系,因而这种关系也成为后世判定风水吉凶的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五行与方位、季节、色彩、四兽的关系:一般来讲,五行据其性质的不同于天地自然有如下几种关系。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这是与方位的关系。而与季节的关系则为: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与四兽的关系为: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为土。与色彩的关系为:金白、火红、木青、水黑、中央土黄。(见下图)
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月律、五音关系图:下面这张图总汇了阴阳历律五行方位的诸多内容,是风水理论最基本的格式之一。
纳甲: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以震兑乾巽艮坤六卦表示一月中阴阳之消长,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一月中日月之地位,就是纳甲。风水对此加以具体运用,配出乾纳甲、坎纳癸申辰、艮纳酉、震纳庚亥未、巽纳辛、离纳壬寅戌、坤纳乙、兑纳丁巳丑。纳甲法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罗法会要》中对此有详尽的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