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邢正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邀请至中国古城西安参加“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首届经济文化合作促进研讨会”,并很荣幸的即成为获奖嘉宾又是颁奖嘉宾。此次研讨会由国家环保部指导,陕西省环保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陕西省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承办。
此次研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神。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文明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强烈的地要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文明?如何走向现代文明?是我们必须要弄懂搞清和必须回答的问题。来自美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五百余名出席研讨会,发表具有现实意义和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百余篇。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介绍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我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贡献。当前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立与之相符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就需要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并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政策体系;加强环境教育与科学知识普及,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研讨会上指出,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今提倡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是我们今天研讨会所要关注的。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在致辞中说,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首届经济文化合作促进研讨会在陕西举办,必将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认识,开拓新的思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生态文明,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把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大会执行主席,北京经济管理函授学院国学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燕认为,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特色就是民族文化特色,离开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更没有现代文明。在各异质文明空前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世界性的文化。在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上,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基于此,我们的研讨会强调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意识。
|